 |
“北参南养”技术难题攻克 江苏如东海参实现规模化繁育 |
南通网 2013/5/21 14:23:19 阅读:15430 |
记者 杨新明 去年6月,来自烟台的4000头青参在如东县环港垦区的江苏苏参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安家,育出的参苗,眼下每头已经长到18克左右。昨天,江苏苏参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承担的江苏沿海地区刺参规模化繁育和越冬保苗技术通过专家验收。“过去认为‘北参南养’是异想天开,实践证明,苏参水产探索的技术路线是成功的。”专家验收组组长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副院长阎斌伦教授说。 海参是海产珍品之一,被医学界称为高级补品,刺参号称“精氨酸大富翁”。盛产于北方海域的刺参因水土不服,一直没有在南方试养成功的记载。 2003年,“苏参水产”先期试养,多年探索出了一条解决“炸胃”“烂边”的技术路线,去年实施规模化繁育,11月进入越冬保苗,3000公斤苗种,在6个月中增重10倍,成活率达到90%,6排刺参占比60%。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海参种苗繁育基地,去年,苏参水产投入4000多万元,建成1000亩成参养殖场,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10多户农民养殖海参,亩净收入20000多元。眼下,基地继续扩建10万立方水体的育苗场,扩大4000亩成参养殖,吸收30户农民加入,形成育苗、养殖、收购、加工、销售、技术推广产业体系,让“刺参宝宝”助渔民致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