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和“机”的启示——关于海参育苗抗生素风波的思考 |
大连财神岛集团有限公司 2014/9/12 19:48:05 阅读:45954 |
一、大连海参危机的真相是什么? 这两天,央视关于“抗生素喂养参苗”的报道,给大连整个海参行业带来巨大触动。在即将进入一年中销售最好的季节时,正在“热身”的市场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新闻的负面效应已经传递到市场。 作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士,一个旁观者,其实是和消费者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大连的海参是否安全? 这则新闻经过几天的发酵,问题已经渐渐明朗。 在第一波“危机公关”中,我们看到了獐子岛、财神岛、棒棰岛等行业领军企业已经迅速来到了聚光灯下,通过声明、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回应了公众的疑惑与焦虑。危机处理开了一个好头。 作为一个数百亿元规模的产业,大连海参行业走到今天,应该是遭遇的第一场规模性信任危机。其实也别怪消费者如惊弓之鸟。最近几年,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经引发了社会性的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的最大破坏力在于它不分良莠,不辨真假,而是一股脑地将好企业、坏企业都算在了一起。此次大连海参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如此。 “抗生素喂养参苗”是事实嘛?答案是肯定的。 据统计,大连圈养海参面积约为50万亩,市场上,大约有一半的育苗养殖户没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由于建设正规的海参育苗室投入太高,一些“小作坊”级别的养殖户于是铤而走险,大量使用抗生素减少病害。 但是这样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答案又是否定的。 这两天,辽宁省水产养殖协会、辽宁省渔业协会、辽宁省海参协会,这些业内有影响的民间组织,都感到忧心忡忡,因为部分养殖户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全行业埋单”,致力于打造品牌、希望行业健康稳健发展的海参企业,却要一并“受罚”。 对于财神岛这样拥有20万亩自有海域,有生态育苗国家专利的企业,对于獐子岛这样的上市企业们来说,对极力建设国家原种场保护种质资源的棒棰岛来说,这当然是一次太不公平的危机。因为有60%致力于规范运营、品牌建设的企业,要接受很多对行业不了解的消费者的责难。 “小作坊”导致的行业危机不仅给大企业制造了麻烦,其实也是提了醒,产业的培育千辛万苦,一个失误就可以让一切付之东流。着眼于长远、专注于品牌的大企业,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有多么重要。 二、大连企业应对危机能打几分 现在,对于大连众多的海参企业来说,应对可能比抱怨更重要。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央视报道之后,大连的海参企业出现了几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仍显稚嫩,第一次经历危机洗礼的海参行业,是如何处理这次影响巨大的“信任危机”。 财神岛给6万会员发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这家从1996年创立的企业,直言行业“良莠不齐”,也没有回避消费者心中的疑惑。海参是否真的从此让人避而远之?对于这个问题,一个往海里投入数亿元的企业,打造了20年“原生态海参”品牌,相信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也有的企业第一时间发出了声明,比如獐子岛。在这份声明中,这家上市企业保证,每个批次原料和成品海参产品,都是经过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验,杜绝了药残和重金属超标。财神岛、獐子岛、棒棰岛等众多视品牌为生命的企业,声明都是第一反应。当然,也有个别海参企业指责央视“以偏概全”,准备合纵连横,向央视讨个说法。 这其实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如果基本事实清晰、准确,在法律上,一个报道已经站稳了脚跟。从目前多数企业的反应来看,“抗生素”滥用现象几乎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与其纠结报道是否规范,倒不如检讨自己行业是否规范。 根据这几天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高兴的现象是。“化危为机”已经成为大多数品牌企业的共识。 财神岛海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事件对行业并不是一件“坏事”。一个行业的发展,只有挤出脓包,才会健康、持续,真正做品牌、走长远,专心于产品质量的好企业、好海参,才会在真正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竞争,才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现象。抱怨变成行动,这意味着危机处理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三、如何让消费者重拾信任 海参企业如此震动,当然是社会性的信任危机,在行业中的一次反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很多人担心,此前,国内有三鹿导致的奶粉行业危机,有甲醛超标引发白酒行业地震,海参行业不要走了奶粉行业的路子。 这样的担心可能太早了。 此次危机这并不是由大品牌、大企业引发的“行业地震”,问题来自于一些无法控制的“小作坊”,这与目前国内存在的大多食品安全问题如出一辙。而对于这些小、散、乱的养殖户,政府如何监管也是难点。 最近几天,大连海参企业虽然在体量、产值、资本运作能力以及品牌建设上,仍有待提高,但是多数企业,尤其处于第一集团的海参品牌,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央视报道应该被视为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一次契机,这是海参产业的中坚力量。 在海参行业,小、散养殖户的不规范问题,包括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此前早已是行业的一个公开秘密,但是大多数品牌企业对此担心,却一直“不敢”揭开盖子,担心问题的暴露给整个行业带来意想不到到的打击。这也客观上纵容了不规范的行为。央视的报道则从外部打破了这一心理平衡。 正因为“抗生门”事件,才有机会让消费者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海参,哪一家企业是真正的好企业。原本品牌营销机构认为,这是清理行业的“害群之马”,规范市场,加强监管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大连海参行业需要缔造一个新的标准,提高准入,重建信任,这是负面新闻的积极效应。 其实,在“抗生门”事件之前,大连海参已经遭遇了很多的冲击,南方养殖海参透支“大连海参”品牌的现象仍在继续,行业监管、市场准入等,均已对脆弱的海参产业形成了挤压与破坏。 应该说,大连的品牌海参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共识。即将这次市场困局,彻底转化为一次行业机遇。而开放全产业链,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让育苗、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透明、规范,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目前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语境下,不仅坏事不能掩盖,好事一样有发展空间。 大连的海参企业的发展模式不同,品牌之路各异。有资本运作,有品牌营销,有的专注于产业链的上游,如原种保护,育苗,也有在加工环节、工艺上投入巨资。但每一个品牌的成功,几乎都是以透明、公开为前提,让消费者能够明白消费、理性消费。 在大连的品牌海参企业中,财神岛可能是最近几年透明度最高、公开力度最大的一个。会员有机会免费登岛体验,他们还每年组织摄影大赛,让专业摄影师用镜头聚焦海岛、海域,通过图片向更广泛的市民公开。这种企业出资、会员自愿报名,主动公开增殖海域,让消费者互动体验,直观生态育苗的流程,亲眼见证海参的真正生存环境,并且邀请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营模式,是产业链全透明公开的典范模式。 原本品牌营销机构负责人何足奇认为,当前的网络时代,信息是以裂变速度展开,海参从育苗到成品整个安全控制体系,也应该具有开放思维。这意味着除了产业链,加工链、市场链也只有向公众开放,让消费者随时能够获取的信息,行业的发展就会有源源不竭的动力。(本文来自《辽宁日报》记者:谆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