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会员动态 > 正文

创新助推獐子岛成为领军者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3/9/12 9:41:41  阅读:17454

“创新:势在必行”是2013年夏季达沃斯的主题,这与獐子岛集团多年来秉承的“诚信、品质、创新”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营方法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法宝,创新使獐子岛集团成为达沃斯论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典范企业,并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助推其走在世界的前列。
 
体制创新 “海上大寨”变成上市公司
 
獐子岛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公司,在国内很难找到跟它完全一样的公司模式。
 
1958年,獐子岛人民公社成立,被称为“海上大寨”;2001年,獐子岛实施企业体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獐子岛集体经济改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政企分开。 




獐子岛集团在深交所上市 


“海洋经济风险很大,单凭一家一户搞科研、开发和销售,很难征服自然。家庭经济也缺乏管理、技术和资金支持,难以大规模开发海洋资源,还容易造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因此,獐子岛集团决定走出一条股份制、集约化、规模开发海洋资源的新路子”,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表示。
 
随后,獐子岛集团通过集体投资和个人参股的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扩大了资本规模,把獐子岛的渔民和资金集中起来共同发展海上养殖业,对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2006年9月28日,改制5年多的獐子岛集团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小板中国水产业第一股,并创造中国农业第一个百元股。
 
从“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到“海上大寨”,从“海底银行”到“海上蓝筹”,獐子岛以一个公司的名义迅速崛起,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形成了特有的“獐子岛模式”,其实质是股份制下的集约化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其活力就在体制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15000名岛民是獐子岛的股东,股东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司的特殊性。
 
模式创新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



吴厚刚董事长出席报告发布会


 
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重新定义未来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报告,报告称,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所共有的三个特征包括努力通过创新将制约转化为机遇,将可持续性纳入到企业文化中并积极塑造商业环境。而獐子岛集团正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16家“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军者”的典范企业之一。
 
獐子岛是中国最早提出建海洋牧场的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起建,到本世纪初建成规模化、世界级的海洋牧场。目前,獐子岛北纬39度海洋牧场面积已突破2000平方公里,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海洋牧场。
 


獐子岛集团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启动



工人们正在剥离“大连1号”鲍鱼苗



先进的大型冷藏运输车保障产品品质

为实现海洋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就提出了“耕海万顷,养海万年”的理念,开启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獐子岛集团首创底播生态养殖模式,自1990年开始,獐子岛集团每年向海底播撒数十亿虾夷扇贝幼苗,并选择单元模式养殖,根据苗种来源和海域自然状况的差异进行准确底播和生态隔离,实施轮播轮捕、休耕养护、控制播苗、限制捕捞等措施,以保护海洋生物;在海洋牧场采用“多营养层次综合水产养殖法(IMTA)”,利用一种生物的废料来养殖另外一种生物,实现了经济持续性,保证了生物多样性。
 
獐子岛集团每年上千万元资金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人工鱼礁、人工藻礁的投放,使得海域中的藻类及其他生物资源得以恢复和增加,特别是鱼类资源明显好于其他海域,带动了当地休闲渔业的发展;此外,中科院北黄海海上监测系统也设在獐子岛,对海洋牧场实施24小时监控,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补充和保障。
 
獐子岛集团首创“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五合一”合作模式,通过公司的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输出,带领当地养殖业户共同致富。
 
2012年,獐子岛集团创新营销模式,大双赢组合加入獐子岛集团,活鲜珍品市场由代理模式正式转变为直营模式,开创了中国海产品营销新纪元。所有经销商都可以从公司直接采购海产品,公司把整合到的世界海洋资源,通过这个平台提供给国内的消费者;同时,中间环节的减少,更有利于市场产品价格的平抑。
 
科技创新 提升獐子岛集团核心竞争力
 
獐子岛集团始终将科技视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早在2003年,獐子岛集团就成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随后相继投入资金数千万元,建设科研项目部、技术研发部、研发车间、海洋科研船等。2010年11月,该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企业的研发平台之外,獐子岛集团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和大连海洋大学等国内水产行业的顶级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平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2008年8月,獐子岛集团与中科院海洋所联合成立“海洋生态养殖联合实验室”,为獐子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技术成果提供示范转化平台;2010年6月,獐子岛集团海洋食品研发中心在中国海洋大学揭牌,有利于推进中国海洋食品工业的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海洋食品的市场化开发及技术成果的转化;2011年1月,我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獐子岛虾夷扇贝碳汇实验室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研究所成立,推动了我国渔业从“数量型”和“质量效益型”向“碳汇生态型”的转变和升级。
 
獐子岛集团承担了4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行业专项的科技攻关项目,还参与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业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多个课题,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成果。獐子岛集团现有专利申请80余项,持有国内专利43项,国际PCT 专利2项,覆盖海区采苗、育苗、中间育成、养殖、捕捞、加工全产业链;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达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和科技进步奖6项、市科技进步奖和专利转化奖5项,并均被确定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獐子岛集团紧紧围绕原良种繁育、海域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管控、海洋高值化应用等方面,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以环境保护和提高效益为目标,用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升级,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刷新科研成果,助推獐子岛走在世界前列。
 
2012年10月,“大连1号”皱纹盘鲍苗在獐子岛海洋牧场进行底播,獐子岛底播野生鲍鱼首次在北方过冬,比同等规格鲍鱼的生长周期缩短了半年,出苗后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大连1号”源自2007年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獐子岛集团合作开发的“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养殖工艺体系”,该技术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解决了养殖皱纹盘鲍的大规模暴发性死亡问题,将存活率提高1.9倍。
 
“海大金贝”是由獐子岛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成果,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特性,比普通虾夷扇贝增产23.5%,死亡率降低30%。2010年,“海大金贝”虾夷扇贝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水产新品种,是目前唯一一个科研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经国家认定的水产新品种;2011年,獐子岛集团成功繁育海大金贝苗种超过30亿枚。
 
此外,獐子岛集团还自主研发了獐子岛红、獐子岛紫等虾夷扇贝新品种,獐子岛的良种储备已领先市场很多年。
 
信息化创新 实现全产业链安全可追溯
 
獐子岛集团在行业内首个使用ERP信息化项目、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央冷藏信息系统……实现了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记录可追溯体系。
 
2011年,獐子岛集团ERP项目正式投入运行,成为我国首个从采捕、加工到销售、管理均实现模块化、信息化、精确化管理的海洋食品企业,为我国水产企业树立了标杆,为行业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将助推我国渔业向现代化渔业发展。
 
2013年1月,獐子岛集团启动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涵盖育苗过程管理、养殖过程管理、海洋环境的监测预警、船舶航迹的监测和预警、生产过程的风险预警、关键指标的记录和跟踪、正反向数据追溯体系各个方面,是獐子岛ERP信息化系统的延伸,最终实现育苗养殖全过程与ERP系统有效对接。
 
2013年7月,獐子岛中央冷藏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系统以冷库仓储管理系统为核心,向前延伸货物在码头和堆场的管理,向后整合国内冷库资源,拓展冷链配送服务网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和冷链物流各环节可追溯管理,不仅解决了人为因素较大、管理维护成本也较高的问题,还降低水产品经营商的交易和物流成本,进一步助推獐子岛集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平台。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獐子岛集团信息化管理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海洋食品的安全追溯体系。獐子岛集团盛产的所有产品,从源头苗种起步直至终端销售都有详实的“生产”记录,环环相扣,无论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据可查,使消费者真正实现放心消费。
 
此外,獐子岛集团正在筹划启动“二维码追溯体系”,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獐子岛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看到该产品原产地、加工、检测、运输、销售等所有信息,方便快捷,一目了然。……
 
目前,獐子岛集团的发展战略已从原来的“资源+市场”战略转变为“市场+资源”战略:过去,依赖资源的力量发展,坐销产品;现在,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用市场带动资源的增值,这是一个战略转型、创新升级的过程,创新使獐子岛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成为新领军者。(獐子岛 张丽丽)
  



分享到: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当选...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二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一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2022年度第一次理事会...
建行走进晓芹实地调研活动,圆满结...

中国部分双壳贝类获得欧盟复关
谁言寸”参”心 “鲍”得三春晖
我省百名女创业带头人参加电商培训...
八鲜岛海洋休闲食品隆重上市
财神岛“见证”体验之旅
《海洋之金》原生态野刺参郑重声明...
大连八鲜岛海参产品承诺书
“危”和“机”的启示——关于海参...
推荐展会 | 招商加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祝贺街35号锦联大厦1411
咨询电话:0411-82822770 传真:0411-82821210 中文域名:www.中国海参网.net
Copyright © 2009-2016 haish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海参商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