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晏堂:引领中国海参“高科技时代” |
新商报 2014/6/25 9:15:32 阅读:16040 |
成立大连海参商会诚信联盟,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俊杰算是首倡者之一。在邵俊杰看来,中国海参产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是到了该放慢脚步,精心思考一下未来走向的时候了。而海晏堂推动诚信联盟的成立,目的简单而清晰——让海参销售回归明码实价的商业本质。从2000年进入海参产业,海晏堂一直是大连乃至中国海参产业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开启了海参从传统加工手段到现代工厂化加工的序幕,引领着中国海参“高科技时代”的来临,现在,海晏堂又在不遗余力地为中国海参文化的推广而奔走。
开启中国海参深加工序幕
中国海参产业在世纪交界经历了一次代际转变。2000年以前,“一口锅,两口缸”曾是海参加工产业的主要形态,人们传承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工艺,用反复蒸煮、烘干、草木灰加工等方式来实现对海参的加工。而2000年以后,一家企业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种叫做“海参胶囊”的产品,声称把海参装进了胶囊里,自此,无论吃的人是否会发制海参,嘴一张一闭,就完成了海参的进补。这家企业,就是成立于1999年的大连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把海参装进胶囊之后,中国海参产业的深加工时代,也得以开启。
传统工艺用大锅煮海参,海晏堂的创造使得海参这个具有数亿年生命轨迹的物种,从此进入了工厂化的加工时代。但这仅仅是个开始。2003年,海晏堂在业内首家引进宇航冻干生产线,实现了中国海参加工从“渔民时代”向“高科技时代”的飞跃。而伴随着这一次又一次具有行业开创性的举动,海晏堂这三个字,已经牢牢地印刻在中国海参的史记当中,也成为大连市民最为熟知的海参品牌之一。
做大海参营养市场
在中国海参产业,海晏堂有很多第一:第一个把海参装进胶囊,第一个宇航冻干生产线,第一家把海参营养数据化,第一个在全国开海参连锁专卖店……邵俊杰习惯用产业化的思维来解读海参产业,向来如此。缜密的数据获取和分析,也使得海晏堂多年来形成了关于海参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思考,在他们看来,海参应该被归类为营养滋补品的范畴,而这个市场无疑潜力巨大。
2008年,打造现代多元化滋补品系的营销模式开始在公司决策层间谋划,由海参养生扩展到整个中华养生的大气魄开始显现。次年,海晏堂推出纯净燕窝,然后是标准冬虫夏草、地道人参。在邵俊杰看来,海参企业发展到今天,产品形态已高度同质化,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有效和专业的营养滋补信息,或将成为未来行业整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海晏堂在全国各地已经拥有300余家店铺,2009年荣膺“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百强”称号,这也是海参行业唯一一家上榜企业。
海参文化传播的引领者
很多人说海晏堂的名字很有文化感。《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意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用以比喻天下太平。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中观赏实用性建筑“海晏堂”之名也出于此。当初,邵俊杰决定把品牌定名为“海晏堂”,就是得名于此。
这个有文化感的名字,似乎也昭示了海晏堂对海参文化的特殊使命。2005年海晏堂召开第一届海参文化节,到目前,海参文化节暨养生滋补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为了推广海参文化,海晏堂不遗余力,“全民吃海参,提高免疫力”“海参与养生”等口号与话题的提出,让海晏堂开始家喻户晓的同时,也把大连特有的海参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2008年创办《养生客》杂志,集结中国最优秀的海参科研专家、知名中医、养生名人们的智慧,从单纯养生食材的介绍,扩大到养生观念的介绍。“我们不去告诉消费者海晏堂比别人好的地方是什么,而会告诉对方,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养生产品。这样,商家和消费者才能建立长期共赢的关系。”邵俊杰说。
在大连海参商会,海晏堂董事长邵俊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政委”,这位性格谦和、为人低调的老大哥,一直深受业界尊重。在他看来,从大连海参产业的一家独大,到现在各地海参养殖的风起云涌,大连海参产业正在面临原产地品牌的重塑局面,在这个战局里,每个大连企业都不能处身事外。用企业的诚信自律,迎来中国海参产业未来竞争格局的健康运行,海晏堂义不容辞。 文/孙霞
诚信宣言:让海参销售回归明码实价的商业本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