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食药监局重组完毕 解决食药监管多头管理 |
半岛晨报 2014/8/6 13:33:04 阅读:8377 |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牵动人心。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本市已经完成市本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组建成立了新的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挂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标志着大连市新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建立起来。副市长卢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职责:建立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组建成立后,哪些问题可以向其反映解决?
记者了解到,重新组建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监督实施国家药品标准和有关食品的卫生标准、技术和管理规范,依法对“四品一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管,查处违法行为,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等。 此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全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并进行考核评价。
目的: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多头管理
超市里买的过期食品、街边上疑似的假羊肉串、市场里的注水肉、黑作坊里生产的毒豆芽……是不是所有的食品问题都归新组建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归我们管。 ”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组建成立后,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实施统一监管。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机构改革对于解决职责交叉、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资源分散配置等问题,特别是解决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的多头管理、监管盲区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畜牧、水产品的种养殖等环节,比如农户种植的蔬菜、养殖场里的鸡鸭鹅、海洋里的水产品等,虽然是食品,但仍归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管理。但这些食品一旦进入流通环节,则归新组建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
监管:多领域实施专项整治
记者了解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组建成立后,将全面加强监管机制创新,建立最严格的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努力构建食品药品监管社会共治格局。 要针对消费量大、安全隐患多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实施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食品领域,重点开展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学校食堂及周边、农村、超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和小餐饮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专项整治。在药械领域,进一步深化药品“两打两建”、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和药械、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综合治理,集中整治电视购物、网上非法售药和信息发布。
在保健食品、化妆品方面,继续开展打击违法生产、违法经营、违法宣传、违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消除安全隐患。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从严查处和曝光一批重大违法案件,推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逐步解决。 推进: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
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突出日常监管。在食品方面,突出抓好食用农产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保健食品等重点食品日常监督检查,健全完善巡查规程,排查治理安全隐患问题。在药械方面,要推进新修订药品GMP、GSP实施,确保认证尺度一致,全面实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
同时,要合理划定食品药品企业风险等级、推进实施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强化监督抽检,鼓励优质企业兼并重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此外,各区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推进乡镇、街道监管机构和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推进乡镇、街道监管机构和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的设立,有效提升基层监管水平,确保监管能力在整合中切实得到加强。
亮点1 此次机构改革对于解决职责交叉、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资源分散配置等问题,特别是解决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的多头管理、监管盲区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亮点2 监督实施国家药品标准和有关食品的卫生标准、技术和管理规范,依法对“四品一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管,查处违法行为,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等。 提醒:拨打12331投诉食品药品问题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组建成立后,市民遇到食品药品安全相关问题,如何举报投诉?据了解,市民可以拨打12331投诉热线,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问题进行投诉举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将健全投诉举报体系,逐步落实有奖举报制度,畅通公众举报渠道。
同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督促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动跨部门、跨区域食品安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建设。
相关新闻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楼规划完成 据介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组建成立后,现有食品检验所、药品检验所两个检验检测部门,可为市民提供相应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服务。未来,大连市还将建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楼。
记者昨日获悉,“大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楼”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初步规划完成,选址也已基本确定。未来,该大楼成立后,将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等功能为一体,为市民提供更为方便的服务,而各区市县也将建设县级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
同时,还要探索构建大连市食品药品智慧化监管信息系统,推进大连市药械监管信息系统和市药品检验所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信息化建设。要健全全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齐芳芳
不要“物理合并”期待“化学反应” 在我国社会管理的很多方面,现有的体制都曾出现过“多龙治水”的问题,其中尤以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较为突出。这一次本市组建新的食药监管理局,将食安办、质监局、工商局和服务业委的监管职能整合,是让人看到了政府下决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内的“职责交叉、监管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资源分散配置”等问题的希望。
2011年5月,本报曾经报道过“一块问题猪肝没人能做检测”的事件:市民邹女士买的一块5.88元的猪肝食用后引起父母和奶奶3人食物中毒,但之后的4天里,邹女士跑了医院、4家卫生和食品质量监管机构,结果却是:没有一家机构能处理这起疑似猪肝中毒事件。这起典型事例反映的其实是监管体系的不科学,“看起来都该管,但实际上都不愿管”的背后是责任的不明确。在“一块问题猪肝”面前,没有效率和制约的老旧制度,让卫生、质监、食品、工商等多个职能部门集体 “掉链子”。
今年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他强调:“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需要整合职能,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组成部门的某些食品安全职能可以加以整合。 ”总理一声令下,这个曾经显而易见的问题终于快速地提上了日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全国多个省市都在迅速地 “转变职能”、“加强改革推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政府在2013年10月份就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从这一文件中,可以看出大连市食药监局此次重建的政策根源和改革依据。
打赢食品安全这场仗,政府是需要付出决心和努力的。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最高效、最科学地发挥监管的作用,此次的职能整合就是将 “刀子”、“斧子”、“叉子”重新回炉,期待锻造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食品从业者的头顶之上。不过,这一场“权力配置”的“系统更新”,它的升级能否成功,之后的运行是否稳定还需时间来检验。我们期待这不是一场几个职能部门的 “物理性合并”,而是一场有“化学反应”的制度变革。而这种变革最终是要反馈到市场层面中去,并且在促进公众参与监督举报、增强政府曝光黑心企业的力度、加大黑心企业的违法成本等多个社会管理的新面貌方面,起到“催化剂”一样的发力作用。
本报评论员王琳 相关
去年省食药监局已重新组建完毕
去年11月,新省食药监局组建完毕,开始履职。新省食药监局是在全面整合省食药监局、省食安办、省质监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省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多个职能基础上重新组建的。 (本报综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