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食事要闻 > 正文

重建“奶粉信任”不能仅靠药店销售
新华网  2014/12/24 11:33:12  阅读:7199

    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汪军、郑昕、甘泉)政府部门去年相继发文,要求引导药店专柜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以保障质量安全。然而近日传出“奶粉进药店自动售货机撤出北京”的消息,引来各方热议。这一模式在有的地方暂时未能行得通表明,变革流通渠道来重塑“奶粉信任”还远远不够,在质量上给人们更多放心才是根本。
   从“三鹿事件”到伊利婴幼儿奶粉汞含量异常,再到新西兰召回3个批号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问题奶粉给消费者造成的伤害之大、伤痕之深毋庸讳言。口诛笔伐的背后,是人们对“放心”和“安全”的强烈渴求。随着问题奶粉事件的增多,公众对奶粉行业的信任出现了“断崖式”坍塌。
   奶粉质量安全事关婴幼儿健康,有关部门想方设法提高奶粉消费信心的做法值得肯定。然而,牵牛要牵牛鼻子,一些职能部门应该摸准“奶粉信任”背后的民众呼声,真正抓住奶粉质量监管的牛鼻子。
   客观分析,销售环节不是消费者对奶粉的最大担忧,奶源和生产环节这两道事关奶粉质量的关口才是妈妈们最放心不下的。一些部门提出“每年投入3亿元让奶牛在源头吃好草、产好奶”的规划务必落到实处,保证奶源的质量;曾被指“全球最差”的中国乳业行业标准一定要“一雪前耻”,做到与国际接轨,保证每一罐出厂的奶粉经得起国际标准的检验;生产环节的监管也要不留死角,严守安全底线,杜绝恶性奶粉安全事件。
   此外,“奶粉进药店”这一模式并非中国首创,这一模式参照了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因为药品的管理较严格,所以将药店作为一种销售渠道更能保障奶粉质量安全。不过,这种做法的前提是发达国家对药店建立了统一的安全监管模式,在这方面国内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建立信任不是一时一招就能实现,而信任断裂却很有可能只在分毫。奶粉“进驻”药店,绝不意味着奶粉的“安全阀”就能够紧紧拧上。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给奶源和生产环节再加把安全锁,真正重塑国内的“奶粉信任”。


分享到: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当选...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二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一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2022年度第一次理事会...
建行走进晓芹实地调研活动,圆满结...

中国部分双壳贝类获得欧盟复关
谁言寸”参”心 “鲍”得三春晖
我省百名女创业带头人参加电商培训...
八鲜岛海洋休闲食品隆重上市
财神岛“见证”体验之旅
《海洋之金》原生态野刺参郑重声明...
大连八鲜岛海参产品承诺书
“危”和“机”的启示——关于海参...
推荐展会 | 招商加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祝贺街35号锦联大厦1411
咨询电话:0411-82822770 传真:0411-82821210 中文域名:www.中国海参网.net
Copyright © 2009-2016 haish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海参商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