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食事要闻 > 正文

自家榨油能否保证安全? 专家:杂质毒素难除
北京晚报  2017/10/23 11:26:05  阅读:7350

    自家榨油能否保证安全?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食品安全,于是很多人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仅馒头、面包、饺子等自己在家“DIY”,就连油也要在家自己榨,网上大火的家用榨油机,一天都能销售好几百台。但是,自己榨油真的安全吗?
  自己榨油有哪些风险?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蒋彤表示,自己榨油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杂质脱不掉,油比较浑浊,这种浑浊会影响油的风味、口感和安全,“植物油中本身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就比较多,容易氧化变质,有了这些杂质后会变得更无法妥善保存,而且放得时间越长,越容易氧化,食用也就越危险。”
  其次,不管是花生、大豆还是菜籽,都有被黄曲霉毒素侵染的可能。在油的精炼过程中,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会被去掉,所以精炼油并不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而自己榨油不进行精炼,超标的可能性就很大,黄曲霉素的致癌性是很高的。因此,自己在家榨油并不比买超市的油安全。”
  买来的油有反式脂肪酸?
  许多人担心油的精炼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蒋彤表示,理论上说,高温长时间的处理确实会使一部分不饱和脂肪转化成反式脂肪。但是,在合理的精炼工艺中,这个转化率并不高。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交流中心的调查数据,近年来,中国市场上的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1%上下。
  考虑到每个人每天食用植物油的量,这个含量的反式脂肪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小到可以忽略。
  哪种油更安全?
  蒋彤介绍,市面上常见的油根据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两种:压榨油和浸出油。
  其中,压榨法是靠物理压力将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全过程不涉及任何化学添加剂,风味比较饱满,相对比较安全。
  浸出法是用溶剂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加工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这种方法可能会有溶剂残留,但国家要求现在溶剂的含量为不得检出,一些大品牌的‘食用油’大家亦可放心食用。”最差的油是自己在家压榨的,没有经过检验,也没有安全保障。


分享到: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当选...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二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一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2022年度第一次理事会...
建行走进晓芹实地调研活动,圆满结...

中国部分双壳贝类获得欧盟复关
谁言寸”参”心 “鲍”得三春晖
我省百名女创业带头人参加电商培训...
八鲜岛海洋休闲食品隆重上市
财神岛“见证”体验之旅
《海洋之金》原生态野刺参郑重声明...
大连八鲜岛海参产品承诺书
“危”和“机”的启示——关于海参...
推荐展会 | 招商加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祝贺街35号锦联大厦1411
咨询电话:0411-82822770 传真:0411-82821210 中文域名:www.中国海参网.net
Copyright © 2009-2016 haish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海参商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