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海参资讯 > 正文

权威报告丨福建海参产业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中国水产  2019/3/20 10:39:49  阅读:23843

 福建是渔业大省。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和转型升级,2018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制定了《福建水产千亿产业链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了25个推广示范基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全省水产推广系统对大黄鱼、石斑鱼、河鲀、对虾、海带、紫菜、鲍鱼、牡蛎、海参、鳗鲡及稻莲渔11个产业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产业报告。报告不仅分析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今后发展建议。

近年福建省海参养殖发展迅速,2017年养殖面积达1740公顷,产量27358吨,产值38.3亿元。福建海参养殖处于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是主产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渔业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养殖生产情况

(一)发展历程

福建是我国南方地区率先开展海参南移养殖并获成功的省份。早在2003年福建霞浦县从山东长岛引进海参苗开展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暂养试验,并于2004年海区小面积度夏养殖试验成功。开始引进时由于参苗规格小,养殖周期需16个月~17个月左右,总体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海参产业发展缓慢。

2007年以后养殖以大规格(15头/kg~30头/kg)半成品参苗为主,利用11月至次年4月南北温度差异进行南北接力养殖。北方水温低,海参停止生长进入冬眠,而此时福建南方海区水温正好适宜海参生长。因此养殖周期缩短为4个月~5个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随之高额的利润回报也吸引了许多社会资本的投入,促进了福建霞浦海参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从2004年~2005年的100框发展到2015年的15万框,活参产量从5吨多增加到2万多吨,一跃成为我国“北参南养”的主产区,被誉为“南方海参之都”和“中国海参第一县”。  



 

2007年~2017年福建省海参产量与面积

(二)养殖分布

福建省海参养殖分布于宁德市、福州市、漳州市,主产区为宁德市霞浦县,占福建省产量的70%以上。

(三)养殖模式

福建省海参养殖模式有海区筏式吊笼养殖和池塘虾参混养两种模式两种。其中海区筏式吊笼养殖产量约占福建省养殖总产量的80%~90%。池塘虾参混养模式就是采用日本对虾与大规格海参苗混养,利用海参的食性来清除对虾残饵、虾粪、小型动植物、有机碎屑等,能够起到清洁水体、改善底质的生态效应,是一种健康的生态养殖技术。

二、加工流通

(一)盐渍海参加工

盐渍海参,又称“拉缸盐海参”,指将鲜参通过宰杀、腌制、蒸煮、烤等加工成含水量60%~70%的半成品,是一种海参初加工产品。海参收购季是每年的3月~5月。2011年以前,海参加工在福建省还是空白,当时海参主要以活参销售为主,完全受北方收购商的控制,每到收成季节,一旦北方客户少,就会造成养殖户的恐慌,尤其是活海参到4月底还没卖出,养殖户就会降价出售,因为温度过高,海参就会缩水、体积缩小、体重骤降,甚至化皮死亡。

另外,由于活参集中上市,季节性强,成品活参在销售过程中互相压价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养殖户的恐慌心理,出现了低价滞销现象,活参价格从上年的80元/斤~100元/斤暴跌到50元/斤~70元/斤,致使大部分养殖户亏损。当地投资者和政府都逐渐意识到,福建省海参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工环节的配套,但当时加工能力、仓储和资金都跟不上。

为此,福建省厅、霞浦县政府高度关注,加大了海参加工企业发展的引导扶持力度。2015年霞浦县海参初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2016年增加到29家,2017年达到34家,总体初加工能力已满足福建省鲜参的加工需求。自此,福建从以活海参交易为主发展到以盐渍海参交易为主。盐渍海参的收购价格是300元/斤,鲜参的代加工费用是0.8元/斤,以当地初加工厂平均加工成本0.5元/斤~0.6元/斤计算,加工一吨的利润为400元~600元。初加工企业每年平均加工500吨左右的鲜参。

(二)海参协会和批发市场建设

在2011年海参发展较为低谷的时候,当地政府和从业者开始考虑海参市场建设的问题。2012年10月“霞浦南方海参协会”成立;同年,在福建省霞浦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南方第一家海参交易市场——“永昌海参交易中心”。该交易中心2014年最高的交易额达到8个亿。2015年集加工、交易、存储为一体的“相聚一堂海参交易中心”成立。当年交易额达6.5亿,2016年交易额增加到10亿。目前霞浦县已经成为南方重要的海参交易集散地。

(三)深加工和霞浦海参品牌化发展战略

海参深加工就是将盐渍海参加工成干海参或即食海参。目前深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从2015年开始,霞浦县也有个别加工企业尝试加工干海参,据了解,当地3.5斤~4斤盐渍海参就能生产1斤淡干海参,成本约1000元/斤,30斤~35斤鲜海参能制作1斤纯淡干海参,去年淡干海参的市场价格约为1300元/斤。深加工的干海参产品包括干海参、水发海参、速发海参等,企业海参加工产品在大连、烟台、广州、温州、海南、台州、苍南等地的八个连锁店销售。地方政府通过举办“霞浦海参捕捞节”等加强宣传,2016年“霞浦海参”地理标志产品申请成功。

三、海参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养殖面积和价格起伏大,建议政府加强规划引导

近年海参价格大起大落,养殖面积也有较大波动,行业发展不太平稳。调研中,养殖户、加工企业都希望海参产业“赚钱不要那么暴利”,认为“过山车”式的发展不利于产业稳定发展。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加强产业引导,促使海参养殖产业稳定发展、渔民增收。

(二)产业发展“两头在外”,养殖户收益提升受限,建议协会引导渔民抱团闯市场

对海参养殖户和初加工企业来说,产业发展“两头在外”也是一个大难题。据调查,海参养殖苗种和盐渍海参的销售都依赖北方,当地养殖户只承担中间的养殖环节,在产业发展中则处于较低端位置,风险比较大。海参上市时间集中,当地大多为养殖海参的散户,因此一方面,养殖户害怕自己的海参销售不出去,竞相低价销售;另一方面,由于到霞浦收购海参的客户相对较少,市场垄断压价收购现象压缩了养殖户的收益空间;此外,由于海参养殖户分散,在购买苗种的时候,竞相提价购买容易抬高苗种的价格,增加养殖成本。针对此情况建议发挥当地海参协会的作用,引导养殖户抱团闯市场。

(三)深加工企业和成品参批发市场发展滞后,建议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

福建省海参养殖业、初加工业发展已较成熟,但与北方相比,仍在加工干海参和成品参批发市场方面有所欠缺。目前福建省当地没有成批量生产干海参或即食海参,也没有成规模的成品海参批发市场,从而降低自身吸引力。

目前霞浦县“相聚一堂”等企业已经开始加工水发海参,技术都较成熟。建议政府加强对深加工企业的引导和扶持,打造龙头企业和霞浦海参品牌,同时给予成品参批发市场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和入场商户三年的免税优惠,同时扩大多渠道宣传,拓展霞浦海参的市场销售渠道。南方海参养殖成本低,且离南方销区近,预计海参深加工业和批发市场发展起来后,更能发挥当地海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给养殖户带来回报。

(四)海参饲料研发滞后,建议加快海参专用饲料的研发

目前海参饲料也是福建省海参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福建省海参养殖所用的饲料以海带为主,加一点动物蛋白鱼糜,也就是将鱼打成浆和海带拌在一起,再加上配合饲料作为一种粘合剂,但这种饲料的利用率怎么样,流失了多少,都是不清楚的。目前亟需研制出配方科学、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小,能够促进海参正常生长的饲料,一方面帮助节省成本,一方面减少因饲料利用不充分对海域的污染。此外,目前当地海参养殖是仿照鲍鱼进行吊笼养殖,有没有更好的、提高养殖效率的方法也需要加强研究。建议国家或当地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加快对海参养殖饲料和养殖模式的研究。

(五)海参养殖对海域和陆地环境的负面影响凸显,建议规范养殖行为和加大海参深加工的推进

海参养殖密度除影响翻倍率和养殖收益外,还对海域环境有一定影响,密度越大,养殖海域的负荷越重,相应的污染也就越大。由于近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海参加工后的下角料如内脏等直接排放至海区,对海区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有些加工厂会将海参内脏收集后统一填埋,但由于海参加工季节性强,日处理量较大,加工厂大部分在沿海分布,很多海参内脏直接排入大海,造成海域富营养化,存在因污染引发海参发病造成损失的潜在风险。

近年当地政府也在积极考虑如何“变废为宝”,减轻污染。有一些高校也在研究生产即食海参肠和海参多肽的技术,将海参内脏进行生物发酵后制作液体肥料的技术等,但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建议政府重视海参养殖污染问题,并着力推动预防和治理。

(六)海参加工有“加料”现象,建议修订产品标准并加强监管和产业引导

部分养殖户和初加工企业反映,自2015年开始,部分加工企业在海参初加工环节违规添加麦芽糊精和植物蛋白,也就是“加料”。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据说加料后,海参重量增加30%),同时提高海参的品相。2016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加工企业数量更多。目前海参的国家标准包括盐、糖、蛋白质含量等,要求糖不超过1%,盐不能超过40%,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

海参的蛋白质含量是60%~70%,加料会降低(动物)蛋白质含量,但化验出来是植物蛋白,国家法规对植物蛋白含量没有标准限制,因此部分加工厂投机取巧。“加料”的海参胀发率明显低于正常海参,国家规定发到10斤以上,不“加料”的正常海参发16斤~18斤。这种做法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海参市场的正常有序发展损害也很大。

一是“加料”造成海参市场需求萎缩。加进去的麦芽糊精数量直接“挤出”了加工企业对海参的需求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参产量增加的同时,海参消费也逐渐从大雅之堂登上了百姓餐桌。“霞浦早几年就没人吃海参,现在大排档也吃海参”。

二是市场对霞浦县大规格海参的需求减少。原因是“加料”后,小头的海参可以做成中头的,中头的可以做成大头的。结果市场对小海参的需求量增加,太大的海参反而卖不出去。

为此,建议加快修订海参产品标准,并加强政府和协会对市场的监管,培植有志向敢担当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查处惩罚力度,维护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胡荣炊1 蔡珠金2 周宸3 林岗4 林琪3 刘燕飞1 林位琅1
作者单位:
1.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4.福建师范大学



分享到: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当选...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二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一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2022年度第一次理事会...
建行走进晓芹实地调研活动,圆满结...

中国部分双壳贝类获得欧盟复关
谁言寸”参”心 “鲍”得三春晖
我省百名女创业带头人参加电商培训...
八鲜岛海洋休闲食品隆重上市
财神岛“见证”体验之旅
《海洋之金》原生态野刺参郑重声明...
大连八鲜岛海参产品承诺书
“危”和“机”的启示——关于海参...
推荐展会 | 招商加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祝贺街35号锦联大厦1411
咨询电话:0411-82822770 传真:0411-82821210 中文域名:www.中国海参网.net
Copyright © 2009-2016 haish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海参商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