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陆/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食事要闻 > 正文

餐具封杀令能否破解外卖污染困局
北京日报  2019/7/22 9:55:53  阅读:5274

    目前,大量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建设绿色中国的一大制约,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措施。一些城市在强制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又向前一步,要求外卖商家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违者将面临重罚。
  尽管类似要求早就存在于相关管理条例,但临近正式施行的时候,还是引发了不小争议。大多数反对声音认为,叫外卖就是图个方便,一旦商家被禁止提供一次性餐具,势必带来不便。尤其对于广大上班族来说,难不成每天还要背着餐具上班?还有人对比“限塑令”的例子,认为管理部门在没有替代方案的情况下,骤然对免费一次性餐具下封杀令,寄望于价格杠杆发挥调控作用,结果很可能像塑料袋一样,不仅环保效果不彰,还增加了消费成本。
  大家的质疑不无道理,但外卖垃圾围城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据统计,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消耗总量足够铺满168个足球场;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每天消耗总量摞起来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作为“白色污染”新源头,外卖垃圾需要解决也必须解决。相较天量的外卖垃圾,一次性餐具占比当然仅是九牛一毛,但先由此入手,由相对容易改的入手,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当然,牢骚抱怨也提醒我们,好政策也需要完善。改变生活习惯注定是个漫长过程,需要统筹考量、多管齐下。就眼下而言,相较于一次性餐具,其实还有更多环节需要管起来。譬如,我们有环保法规对污染企业予以约束,但对于外卖平台,政策“补丁”还没有及时打上;譬如,可降解材料生产已不再是什么难题,但还没有大规模使用于外卖餐盒,源头的失范导致了污染的大量产生;譬如,中小餐馆管理参差不齐,即使顾客标明了自备餐具,也会习惯性地往外卖里扔几双一次性筷子……如果这些弊病可以提上解决日程,势必能释放出不容小觑的绿色能量。
  如何处置垃圾,看似小事,却是关乎社会文明水平的大事。无论是禁止一次性餐具,还是强制推广垃圾分类,尽管目标清晰、方向正确,但落实过程遇到阻力是一定的。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也要谨慎务实,拿捏好政策的力度与进度,最大程度地激发起人人参与的热情,垃圾围城的困局才有望被打破。


分享到: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当选...
大连海参商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胜...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三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二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换届工作第一号公告
大连海参商会2022年度第一次理事会...
建行走进晓芹实地调研活动,圆满结...

中国部分双壳贝类获得欧盟复关
谁言寸”参”心 “鲍”得三春晖
我省百名女创业带头人参加电商培训...
八鲜岛海洋休闲食品隆重上市
财神岛“见证”体验之旅
《海洋之金》原生态野刺参郑重声明...
大连八鲜岛海参产品承诺书
“危”和“机”的启示——关于海参...
推荐展会 | 招商加盟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祝贺街35号锦联大厦1411
咨询电话:0411-82822770 传真:0411-82821210 中文域名:www.中国海参网.net
Copyright © 2009-2016 haishen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海参商会版权所有